020-84132205

189 2885 6825

百万年薪起点!2025全球金融硕士排名揭示高薪背后的秘密,法国高商成大赢家
来源: | 作者:eduyukia | 发布时间: 2025-09-16 | 3 次浏览 | 分享到:
在全球经济深度融合与资本市场互联互通的背景下,金融硕士(Master in Finance, MiF)已成为众多学子追求职业突破的重要选择。该类项目不仅被广泛视为进入投资银行、咨询公司、私募股权等高薪行业的“黄金通行证”,还因其明确的职业路径和显著的薪资回报而备受青睐。近日,英国《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正式发布了2025年全球金融硕士排名,该榜单自2011年首次推出以来,凭借其权威、客观和全面的评价体系,成为全球范围内申请者、企业和教育机构的重要参考依据。

图片


一、排名方法:多维评估,注重结果与国际化


FT金融硕士排名素以严格著称。参评院校须满足以下基本条件:获得AACSB或EQUIS认证、课程为全日制且依托班级授课、拥有至少30名三年前毕业的校友。其评价体系包含19项指标,总体可划分为两大部分:

校友职业反馈(权重56%):涵盖毕业三年后的平均薪资、薪资增长幅度、职业晋升速度、国际流动性以及目标实现程度等。

院校数据(权重44%):包括毕业生三个月内就业率、课程性价比、女性师生比例、国际师资与国际学生占比、学校碳足迹政策等。

与往年相比,2025年排名不再区分“需工作经验”与“无需工作经验”项目,所有课程并入同一榜单,增强了可比性,也更聚焦于项目实际输出效果。

图片


二、法国院校:卓越依旧,领跑全球金融教育


法国高等商学院体系在今年排名中展现出了压倒性优势,再次验证了其在金融人才培养方面的全球标杆地位。

ESCP商学院稳居全球第一,连续三年蝉联冠军。其在“校友网络强度”和“职业服务有效性”两项摘得头筹,毕业生平均年薪达175,880美元,国际化水平和课程实践性广受好评。

SKEMA商学院跃居全球第二,较去年上升一位,其在“职业发展进度”指标中排名第一,毕业生满意度高。

ESSEC商学院HEC巴黎高等商学院分列第四与第五。HEC毕业生平均年薪高达176,505美元,成为全球薪资最高的群体之一,其在投行和私募领域的校友资源尤为强大。

法国院校的成功源于其深度融合理论与实践的课程设计、遍布多国的校区带来的国际视野,以及紧密的行业企业合作网络,为学生提供了大量实习与就业机会。



三、亚洲院校:突破性进步,清华跻身世界前三


亚洲院校在2025年度排名中实现了历史性跨越,标志着全球金融教育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跃升至全球第三位,位居亚洲第一,打破了欧洲院校长期垄断前三强的局面。经购买力平价(PPP)调整后,其毕业生平均薪资位列全球首位。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上高金)保持全球第七,其在金融细分领域的深度培养和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区位结合优势明显。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上升三位,跻身全球第十,就业率连续多年接近100%。

香港地区院校中,香港中文大学商学院位列第21名,香港浸会大学商学院排名第67。

这批院校的崛起得益于持续的资源投入、与时俱进的课程改革(如加强金融科技、量化金融方向),以及亚太地区金融市场的繁荣所带来的巨大人才需求。



四、英美院校:传统强者,稳守阵营


英国共有14所院校上榜,是上榜数量最多的国家之一,体现了其金融教育的深厚底蕴和高度国际化。

伦敦商学院(LBS)(第8名)是唯一进入前十的英国学府,毕业生平均年薪150,121美元。

帝国理工商学院(第16名)和牛津大学赛德商学院(第18名)紧随其后,平均年薪均超过14.7万美元,在金融科技和可持续金融等新兴领域表现活跃。

美国方面,共有6所院校入选,虽然整体上榜数量不多,但项目特色鲜明。

本特利大学(第42名)、南加州大学马歇尔商学院(第47名)和霍特国际商学院(第48名)进入了前50,其课程更侧重于美国市场实践与跨学科融合。




五、核心就业趋势:高回报、新方向与实习的关键价值


FT的报告深入揭示了金融硕士毕业生的职业现状与市场新需求:

  1. 薪资水平总体亮眼:尽管全球经济存在不确定性,但MiF毕业生平均年薪仍达90,254美元。顶尖院校毕业生薪资优势巨大,毕业三年后年薪超17万美元已成为第一梯队院校的常态。

  2. 就业领域集中与演变并存:传统的投行、咨询、私募股权(PE)和资产管理仍是毕业生最主要的去向。但同时,金融科技(FinTech)、数据分析、可持续金融(ESG)等领域的需求呈现显著增长势头,相关课程和招聘岗位大幅增加。

    图片
    图片
  3. 实习经历的“溢价效应”:数据显示,在读期间完成实习的学生,其毕业三年后的平均薪资比无实习经历者高出27%,相当于每年多赚21,000美元。这凸显了实践经验在提升就业竞争力和议价能力方面的决定性作用。

  4. 国际化就业能力:欧洲院校因其提供更友好的毕业后工作签证政策(如法国),为国际学生留欧就业提供了更多便利,进一步增强了项目的吸引力。



六、给未来申请者的建议:超越排名,规划个人竞争力


面对这份排名,未来的申请者应理性看待,将其作为决策参考而非唯一标准:

关注项目与职业目标的匹配度:仔细研究课程设置、师资力量和行业资源是否与你感兴趣的金融细分领域(如量化分析、公司金融、FinTech)相契合。

高度重视实习与网络建设:积极寻求知名金融机构的实习机会,并主动利用学校的职业服务和校友网络,为求职铺平道路。

综合考虑地理位置与签证政策:对于希望留在海外工作的学生,应优先选择就业市场活跃且移民政策相对宽松的国家和地区。

构建复合型技能:在扎实金融知识的基础上,有意识地培养编程(Python、R)、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等硬技能,提升自身在数字化金融时代的核心竞争力。

总而言之,2025年的FT排名描绘了一幅多元且动态的全球金融教育图景。法国院校凭借其综合实力继续领跑,亚洲力量的崛起改变了传统格局,而英美院校则坚守其独特价值。对申请者而言,成功的关键在于选择一个能够最大化自身潜力、并提供通往目标职业道路最佳资源的项目。



 
  • 法国克莱蒙商学院
  • 法国SKEMA高等商学院
  • EDC巴黎商学院
  • ESSEC高等商学院
  • HEC巴黎高等商学院
  • 法国KEDGE商学院
  • ESCP欧洲高等商学院
  • 里昂商学院
  • EDHEC法国北方高等商学院
  • 格勒诺布尔高等商学院
  • 里尔经济管理学院
  • 法国南特高等商学院
  • 图卢兹高等商学院
  • 雷恩商学院
  • ESSCA昂热高等商学院
  • 诺欧商学院
  • 诺曼底管理学院
  • 第戎高等商学院
  • 斯特拉斯堡商学院
  • 法国拉罗谢尔高等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