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TikTok 与 Instagram 上出现一种极危险的晒黑挑战,标签如 “tan‑lines”、“burn‑lines” 或 “sun‑tattoo”。参与者故意在皮肤上留下明显的晒痕或图案,通过不涂防晒霜、使用油类或胶带遮挡,形成视觉冲击感极强的效果。
内容甚至包括“晒痕教学视频”与“晒黑笔记”,鼓励用户主动晒伤换视觉效果,已在年轻人中引发仿效潮。
法国政府及专家为何强烈警告? 2025年7月28日—法国卫生部长 Yannick Neuder 正式发布对“晒伤纹身”趋势的警告。 他指出,TikTok 舆论中流传的sun‑tattoo、burn‑lines、tan‑lines 等挑战—即故意暴晒皮肤以形成明显晒痕或图案—极度危险。他还强调:“为了几个短视频的流量,这些年轻人正在毁掉自己一生的皮肤细胞”,并在 BFM-TV 上表明,他将与法国数字事务部长 Clara Chappaz 联手,向社交平台和欧盟监管机构提出正式禁令请求,要求下架此类危险内容。 专家警示健康危机 法国每年约诊断出141 200 到243 500 例皮肤癌,其中112 960 至194 800 例与UV过度暴露有关。 法国癌症协会指出,年轻时期的频繁晒伤显著增加成年后患黑色素瘤的风险,晒黑并非“健康肤色”,而是 DNA 损伤的信号。 皮肤科医生警告,此类行为可能导致灼伤、水泡,甚至二度晒伤,长期反复可能发展为恶性皮肤病。 晒黑并非安全,也不是美丽 此类“晒伤纹身”挑战通常在澳大利亚兴起,今年夏季席卷法国年轻人群体。短期内追求对比鲜明的晒痕,长期却将皮肤暴露于紫外线伤害之中。 多名参与者承认不使用防晒霜,甚至涂抹油类来增强晒痕效果。一位 16 岁女孩拍摄时表示:“晒伤后会更明显地看到白痕,我觉得更美。”但父母和医生却深感担忧:伤害往往不可逆。 如何正确防晒? 法国官方建议如下: 使用防晒指数 SPF 50+ 的防晒霜,并每隔两小时重新涂抹。 穿着抗UV衣物、佩戴 宽檐帽、太阳镜。 尽量避开中午12 点至下午 4 点紫外线最强时段。 寻找遮阴处,使用遮阳伞或阴凉结构进行被动避光。 法国国家癌症研究所强调,没有“健康晒黑”,晒后深色皮肤意味着 DNA 损伤,绝不可轻视。